近年来叶城县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地委、行署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以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和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出发点,以全面建设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为目标,举全县之力达到机关作风明显好转、营商环境明显优化、发展动力明显释放、基层群众明显受益的良好效果。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顶格推进,成立以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明确了县委县政府双牵头制,形成“一把手统筹、分管领导主抓、职能部门落实、纪委监委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办”的层级联动机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过硬举措为营商“软环境”赋能。二是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县委县政府结合叶城县实际,制定印发了《叶城县贯彻落实〈自治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分解方案》,涉及十八类108项重要措施。明确了工作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保障机构,细化每项任务的牵头、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三是不断强化考评调度。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并将优化营商环境考核作为年底考核重要内容,通过年度评比,进一步增强了各单位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严格执行反垄断法及有关配套法规,依法制止限制竞争等垄断行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公平竞争增量文件应审尽审。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应用,严厉打击商标侵权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推进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衔接,2024年以来,提供商标注册咨询服务两次,成功注册商标1起、专利申请1件,查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3起。巩固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合抽查占比保持在80%以上、差异化监管占比超90%。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轻微免罚”等包容审慎监管。截至目前,我县市场主体总量37608户,2024年上半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790户。扎实开展就业创业、人才发展等工作,为企业落地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积极落实就业政策,目前中央财政安排资金3111万元、自治区财政安排资金70.42万元;落实就业专项资金公益性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求职创业补贴、其他补贴等共计2123.33万元惠及20265人,2024年以来新增城镇就业549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7891人次。
(三)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精简权力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着力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全县政务服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严格落实《喀什地区(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完成对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大厅窗口布局的优化整合,积极探索“智慧政务”新模式,优化大厅智能排队叫号系统,增设取号设备3台、叫号评价设备112台、电子屏116台,有效缩短办事等候时间,提高群众办事效率。设置自助服务区、网办体验区,配备自助设备13台,提供7×24小时自助服务。将依申请6类735项行政权力事项和156项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设“一区四厅”,进驻窗口单位32家、服务窗口112个,设有20项便民服务项目,设置总、分服务台5个,现场提供咨询引导、帮办代办服务。并同步设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327个,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快办”“易办”“好办”转变。
(四)法治保障更加公正有力。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探索县直部门、乡镇(区)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为政府决策提供法治保障。截至目前,共有52家县直单位,26个乡镇聘用法律顾问。依托叶城县政务服务中心,建成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区)级建成26个乡镇(区)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层面建成370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设立网上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31台,方便各族群众就近就地获得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同时加强“12348”法律服务热线网络平台管理,打造集法律服务、业务咨询、纠纷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在线预约、服务投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
(五)审批效率更加便捷优化。采取“并联审批”方式,强化部门协同联动,企业开办时间由1个工作日压减至0.5个工作日内。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网上办理不超过1个工作日,实现“不见面、马上办”。实现政府采购互联网+监管,依托自治区政府采购“云平台”,完成服务事项“线上办”“一次办”,交易主体“零跑腿”“交易零距离、投标无障碍”,实现了“网上全覆盖,网下无交易”目标。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推行“互联网+”、“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机制,实现工程项目审批时限由2021年50-95个工作日压缩至目前的30-60个工作日。提高办税电子化水平,积极引导纳税人在网厅、自助办税终端办理业务;推行“最多跑一次”、税务文书电子送达、电子签章、电子印章、“容缺办”服务,个人办税事项掌上办比例达到95%,切实减轻纳税人缴费人申报负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从调研情况看,我县营商环境改善明显,但与市场主体的需求特别是区内先进县市工作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
(一)“放管服”改革措施仍需不断深化。监管领域多头执法、机械执法、选择性执法依然存在;落实国家、自治区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标准不高,与营商环境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二)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推进难度较大。受专网制约,国家、自治区垂建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尚不能与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存在纵强横弱、信息孤岛现象,数据共享标准与规范,数据挖掘和应用服务等平台建设和保障机制相对滞后。
(三)要素支撑有待进一步强化。融资有“弱点”。融资门槛相对较高,专用设备抵押贷款信用额度偏低,一些无资产抵押而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融资难。
(四)纾困惠企政策落实还需持续。对上级部门及本县出台的一些惠企政策宣传解读还存在不及时、不到位问题,公开的形式单一,市场主体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政务服务有待进一步“细”化。服务的“细枝末节”仍需优化完善,服务水平待提升。少数部门主动服务、创新服务意识不够强,“首问负责”“一次告知”落实不到位;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信息沟通不及时。
三、对策及建议
(一)抓宣传,丰富载体造声势。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动力”宣传活动。通过人民政府网站及时更新公开、部门主动入企服务宣传、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报道,利用集市联合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向广大市场主体、群众普及国家、自治区、地区以及本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重大举措,各项惠企政策,招商引资落地企业、项目可享受优惠政策,叶城县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等内容,吸引更多群众自觉参与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来,号召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诚信服务,全力打造亲商、爱商、尊商、安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二)转作风,优化职能提效率。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引导部门工作人员端正服务态度,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营造让群众感到舒心、温心、顺心、省心、贴心的服务环境。二是充分发挥政务窗口“帮办代办”效能,提供全程“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帮办代办服务,实现办事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一站式办结,打通服务“快车道”提升办事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常态化落实县级领导、部门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制度,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开展入企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困难诉求和用工需求,并收集汇总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协调解决。
(三)抓整治,提升环境树形象。一是优化监管模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大数据、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等模式,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标投标等方面打造公平竞争环境。二是监督检查有力度。县纪委监察部门要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软顶慢拖等行为,坚决消除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各级司法部门要依法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三是法治护航有温度。落实政法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60条,县法院要加大对涉企案件的调解判决力度,提高破产清算案件审判效率。各执法单位要寓监督于服务,开展提醒式执法,做到“首违或轻微不罚”,体现执法的温度。
(四)强服务,助力叶城新发展。一是提升服务质效。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造一流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县直职能部门审批事项入驻政务中心,解决好“明放暗不放”问题,提高审批实效。二是压实工作责任。深化并联审批改革,横向加总、纵向精简,高质量推进“一门受理、并联审批”。压实创优各部门营商环境工作责任,狠抓指标评价,提高企业满意度。三是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全面激发市场活力。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支持银行创新融资方式,拓宽银行抵质押物范围。认真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动态调整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加强对水、电、气、暖等行业的价格监管,切实为企业减负。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全面落实支持清洁取暖的优惠政策。
叶城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叶城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代章)
2024年6月19日